感謝 吾境思塾 iAnalysis ,自2022年的4月從「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臨床課程」畢業後,終於又有機會搭上分析的列車,更幸運的是有楊醫師的南下,可以一起在現場來趟「法國精神分析巡禮III」
這次的主題「有影無?的身體:身體化與分析過程中缺席的心理」,讓近一年大多著墨在門診工作的江醫師非常有感。
臺灣的精神醫療使用的是美國的DSM系統,對應到的臨床診斷大概接近「somatic symptom & related disorder 身體症狀及相關障礙症」這個章節,但人這麼複雜又細緻的生物,真的只有僅對criteria(標準)就下診斷這樣嗎?
臨床上,有部分憂鬱、焦慮、恐慌的個案,特別著重在描述各式各樣的細節,舉凡事件、情境,抑或是身體上的感覺。而這些描述中,有個特色「只有’‘sensation’‘(客觀的知覺) 沒有’‘sentiment’‘(心理上的感覺)。」
江醫師想到一位門診的個案,一位優雅的女士,曾面無表情、語調平淡地告訴我 「我心情都很好,即使遇上多困難的事,從來沒有難過或悲傷,我只是有時候會"發作"。」 接著,她仔仔細細的描述她遇上多少萬分艱困的事件、還有"發作"是怎麼回事。而我看到的是,當憂鬱到了極點,連"感覺"自己都辦不到了呢...
身心症的患者,緊緊抓住生活中觸手可及的具體事物與事件,但就像聽歌只有歌詞沒有旋律 (Signs but not symbols),讓歌曲少了韻味,讓生活少了生命力。當情緒已經退到看不見又難以言說,身體便成了唯一可以說話的載體,那些喘不過氣、蕁麻疹、心悸的症狀...等,也許都有著超越表面上的意義,只是我們還沒找到。
身與心,本為一體,江醫師期待自己可以在這系列的課程中,磨練出更敏銳的覺察力,和你們一起慢慢聽見、試著聽懂身體的聲音。
⋯ ⋯ ⋯ ⋯ ⋯ ⋯ ⋯ ⋯ ⋯ ⋯ ⋯ ⋯ ⋯
* 部分內容引用自楊明敏分析師於吾境私塾法國精神分析巡禮III之授課內容
* 圖片來自吾境思塾 iAnalysis 影片
* 參考文獻
J. McDougall: The Psychosoma and the Psychoanalytic Process,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o-Analysis, 1: 437-459, 1974